? 服務||Yahoo!奇摩 知識+ 教育學習 如何做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: 跨年晚會 眼皮跳 消脂茶 諾羅病毒 寫字看個性 主題 天涼泡湯趣 用手機上知識+ 知識搜尋 知識+ > > 生態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知識問題| 老鷹跟鶽有一樣嗎? 發問者:孤單北極熊 ( 初學者 2 級) 發問時間:2005-05-12 17:04:23 解決時間:2005-05-18 08:52:02 解答贈點:5 ( 共有 0 人贊助 ) 回答:1 評論: 0 意見: 2 [ 檢舉 ] 網友正面評價 74% 共有 23 人評價老鷹跟鶽有一樣嗎? 要怎麼分,的老鷹大約有幾種? 最佳解答網友票選 回答者:☞O ^ ~ ^ O☜ ( 初學者 4 級 ) 回答時間:2005-05-12 17:09:19 [ 檢舉 ] 蒼鷹 魚鷹 老鷹 大冠鷲 兀鷹 形態特徵:為中型猛禽,後頭具有羽冠。成鳥頭部至頸為鼠灰色;背部褐色;尾上覆羽末端白色;尾淡褐色,具有 4條暗褐色橫斑;。 蒼鷹,廣泛分布於北美洲、歐亞北部。在亞洲北部,西至鹹海,東至堪察加半島鄂霍次克海沿岸、中國北部、蒙古阿爾泰,西至青海。新疆西部天山、西藏、甘肅西部至雲南西北部,冬季南遷至印度、緬甸、中南半島、華南等,在北海道、本洲亦有繁殖。在臺灣,西伯利亞亞種 A.g.schvedOwi Siberian Go-shawk,曾有1次出現記錄。亦在臺北縣。南投縣埔里附近,曾有亞種A.g.fujiyamae Japanese Goshawk 於冬季出現記錄,均為稀有的迷鳥。蒼鷹,為森林猛禽,平時單獨生活,穩藏於樹林,窺伺獵物,捕捉中型鳥如鴿、鴨、鴉類、雉類等,以及獸類之松鼠、兔、山貓等為食物。叫聲尖銳而洪亮。蒼鷹,自古即用來馴養行獵,尤為大型鳥類的放獵之用。 魚鷹,分布於北美洲、歐洲、非洲北部、紅海、阿拉伯、亞洲北部、堪察加半島、以及中國北部。南遷於南美洲、華南、海南島、印度、緬甸、菲律賓、巽他群島、西里伯斯、澳大利亞北部、以及南非等地方,分布於南方者為留鳥。在臺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。魚鷹,以魚為主食,通常活動於海邊或湖沼;為恆春龍鑾潭、蘭陽溪口等處普遍的冬候鳥;偶而出現於淡水河上空;在南臺灣魚塭上空,每年冬季可見其捕捉虱目魚的特技表演。通常單獨活動,飛翔於距水10 ~ 30公尺上空,若發現魚類,確定目標後即縮雙翼,以45~ 90度角度俯衝入水中獵捕,而攜帶至樹上啄食。趾爪長有力,銳利呈鉤狀。腳趾裡面有成列刺狀角質突起物,外趾亦能作反轉作用,以便於緊抓獵獲的魚類,不讓它由腳裡溜出;腿部羽毛,緊緊貼於皮膚,減少衝入水中的阻力。主食魚類之外,鷸類亦極喜愛。 黑鳶舊稱老鷹,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玩老鷹抓小雞的老鷹。以前的人對分類較不 講究,只要是在天上飛的,看起來孔武有力的猛禽,不管什麼鷹通通都叫做老鷹 ,這顯然沒什麼學問,所以一些鳥友就用「老鷹」來稱呼牠,以便和一些 習慣把所有猛禽都叫做老鷹的稱呼區別。可是這個辭也有些問題,因為牠不是台 灣特有種,外國也有,若在叫牠老鷹、在叫牠老鷹、在澳洲叫 牠澳洲老鷹,那豈不天下大亂,所以又一些有識之士建議跟著海峽對岸的同好叫 牠「鳶」(科學無國界,此事無關統獨),後來「鳶」這個名字也在使用了 若干年。 ◎基本資料: 成鳥身長約56㎝、翼長約417-465㎝、體重約630-1030g、蛋 2-5 個,白底有紅 棕色斑點、孵卵期約38天、雛期約40-42天。 黑鳶全身暗棕色,牠最大的特徵是牠那魚尾狀的尾羽,這是牠與其他猛禽最明顯 的區別(其他的 Kite 也是魚尾,但只有 Blick Kite 一種),所以只要看 到一種很像老鷹且具有魚尾的大鳥,幾乎就可以確定是黑鳶。 ◎分佈與習性:北端的基隆港,是黑鳶最常出現的地點。 黑鳶廣範分部於除了新以外的世界各大洲,常築巢於森林邊緣區的大樹上, 巢位高約在八至十五公尺間,巢主要以枯樹枝築成平檯狀結構,直徑約半公尺, 平檯中間深杯狀凹陷,常以一些碎布、紙及垃圾襯底(基隆鳥會沈振中會長說牠 常會去偷那些晒在大樓陽台上的、胸衣、手帕回去做襯底)。在食物方面, 黑鳶主要以撿食腐肉或殘餚為食,常會到開墾區域的垃圾場覓食;魚牠也很喜歡 ,不過還是覺得撿食水面上的死魚或內臟會檢單些(基隆港的黑鳶就是這樣吃進 了一大堆浮油),雖然偶而也捕捉一些活的東西,不過牠絕少捕食比老鼠大的食 物(看過老鷹捉小雞的人相信應該不會太多)。 嚴格來說,黑鳶由於頗能適應人類環境又有撿食垃圾的特異功能,算是一種適應 性良好的猛禽,不過進年來因為覓食區的減少(部份都市衛生環境改善)及殺蟲 劑的氾濫使用,使黑鳶已逐漸步上滅絕的危機。在地區,「老鷹捉小雞」的 故事曾伴隨過每一個人的童年,對許多人來說黑鳶(或者以前叫老鷹)可能是他 所認識的第一種鳥,但今天的黑鳶的數量可能不到一百隻(基隆外木山區約 三十餘隻,屏東及霧臺山區約五十隻,其他地區都只有零星紀錄),不知道若干 年後,當我們對孩子們說「老鷹捉小雞」的故事時,他們會不會覺得那只是天方 夜譚裡面的一則故事……。 鳥名 大冠鳩 俗名 蛇鷹、蛇鷹、蛇鵰 學名 Spilornis cheela 棲地 中、低海拔之闊葉林 何處可見 苗栗縣境內中低海拔以下山區闊葉林,永和水庫 特徵及生態說明 體型大,頭部黝黑白相見的冠羽,後頭羽毛略長。腹以下有白色細斑點。停棲時全身大致為黑褐色有細斑,臘膜、眼及腳皆。 會盤旋至高山區覓食,邊飛邊叫,會發出類似「忽流~忽流」聲,聲音獨特易辨別。由於體型大,飛行動作緩慢笨拙,常被體型較小之鳥類自後追趕。喜停棲於視野家之哭之上,視力極佳,連地上爬行的蛇或蜥蜴都難逃鷹眼,牠也捕食體型較小之鳥類。 民 間 習俗 魯凱族中,只有兩種人才能配戴大冠鷲的羽毛 ( 象 徵 男 性 的 榮 耀 ) 一. 是出 草 取 得 人 頭 者。 二. 是貴 族 階 級 。 面臨問題: 森林被大面積變更林相,嚴重改變生態系,使位於高階消費的大冠鷲首當其衝,在喪失棲地下又因主食的蛇類被人類捕食,大冠鷲的食物源日漸枯竭,再加上被捕捉當寵物,族群的命運汲汲可危。 兀鷹飛行不用拍動翅膀,而是利用氣流扶搖直上。 頭部和長頸交雜生長著白色和青白色的毛狀羽及絲狀羽。頸的基部是帶灰色的淡黃褐色 襟狀羽毛。尾羽、上覆羽和背部為鮮黃褐色。飛羽和尾羽是帶褐的黑色。下覆羽大部分 為白色。臉的顏色是青灰色,虹彩則足黃褐色,口喙和蠟膜是灰色或暗灰色的,腳呈灰色。    牠們會在山地的高岩上集體繁殖。以少量的草或羽毛在崖棚築巢。一次產蛋一  枚,由雌雄交替孵蛋,孵蛋約需50天的時間。小鳥孵化後80一90天就可站立。    和其他的兀鷹類一樣,她們會利用高崖地周邊所產生的氣流或上昇氣流,在午   前時分,從崖地起飛,巧妙地揮動翅膀在空中遨遊。如有需要,一天可花8一9小   時,飛行200公里的距離去尋找地上的獵物。在傍晚飛翔所必要的氣流消逝以前   ,會再返回棲居處。    據說兀鷹頗一般都以腐肉為食,大型獸類的屍體為主要食物來源,好望角兀鷹   的食性也和一般兀鷹相同。南非好望角本種的食物種類和比率大致如下: 羊66%   ,牛12%,馬9%,狗、山羊各占3%。此外,其他的調查也顯示,羊、牛、豬   、山羊和馬是她們的主食。由此可知,近年來好望角兀鷹大部分的食物已不再是大   型的野生動物,而是牲畜的屍體。    好望角兀鷹分布在南州南部,但是最近各地的數量均已逐漸減少。     1983年的調查中,好望角兀鷹的總繁殖對數是3700對,其中的285   0封在南非(佔77%)。假設本種的總個體數中25%是未具繁殖能力的鳥和   亞成鳥,本種的總個體數估計約為10000隻; 繁殖個體群的88%集中在下列   二個地區: 其中的62%(相當於2300對)分布在朵拉斯巴魯地方和波紮那,   另外26%(相當於950對)分布在納塔魯地方和雷松朵。    依據近年調查,一個集團繁殖牠的繁殖對數,約有100對左右。各地集團繁   殖牠的繁殖成功率在45%一70%之間。    對本種鳥繁殖不利的主因是: 雖有時間及地域均不同,但因天候不良而引起蛋   的冷卻、狗鷲類或烏鴉類襲食,以及小鳥骨骼中鈣的不足等原因,都是造成對於繁   殖不利的嚴重影響。其中尤以骨中鈣質的缺乏,被認為是大型野生肉食獸類大量減   少的最主要原因。鳥親餵食給鳥的骨頭減少,鋼的攝取不足,因而骨骼發育不完   全,對日後的成長大有影響。    近年來個體數臧少的原因,主要是由酪農業者所造成的。曾經謠傳好望角兀鷹   會襲擊山羊,而且導致炭疤病(哺乳動物的惡性傳染病)的傳播,所以當時大家就   大量射殺他們。此外,人們毒殺狐狼,而兀鷹又以中毒的獸類屍體為食物,結果各   地都發生了兀鷹中毒的事件,甚至在某些地區,本種已全部絕滅了。    集團繁殖地或棲息山地被開發、礦山的開採、水力發電設施的興建,以及軍用   直昇機的飛行,都對他們的繁殖產生嚴重的影響。同樣地,生存也受到了威脅。現   在正以保護本種的集團繁殖地,以及標識調查為基礎來進行生態研究。更為了防止   骨鈣的缺乏,保護團體在各地設置了「兀鷹餐館」,提供獸類屍體的骨頭讓他們食   用,雖然目前還看不出成效,但今後的成果是備受矚目的。 P。S老鷹生育力不足----前景堪慮 森林遭破壞,棲地愈來愈少,豪雨連連,鳥兒傳宗接代任務更艱巨,地區的老鷹處境越來越危險?經過鳥會追蹤調查,今年春夏鳥類繁殖> 期間,地區列入追蹤的三十六對老鷹共生出了二十七隻小老鷹,平均每對只生出零點八隻,比穩定族群應有的一點一隻還少,去年每對繁殖出的隻數也同為零點八隻,老鷹的生育率不足維持群族穩定,前景堪慮。   基隆鳥會指出,老鷹(正式名稱為黑鳶)的棲地多處於低海拔的開發地區,與人居住的環境相當接近,但森林持續破壞使得老鷹的棲地所剩無幾,該會一九九二年所追蹤到的老鷹已不到兩百隻,今年老鷹繁殖季即將結束,全省在基隆市、台北縣、嘉義縣、屏東縣等地追蹤觀察的三十六對老鷹,其使用的二十三個巢位,成功孵出十九窩、二十七隻小老鷹,平均孵化率為每對零點八隻,但是每對應生出一點一隻才能維持族群繁衍。不過,今年全省豪雨連連,也讓鳥兒傳宗接代的任務更為艱巨,根據鳥會觀察,當老鷹辛苦孵蛋時,大雨曾迫使牠們棄巢而重新築巢,部分仍再孵蛋而且繁殖成功,有些則無法再孵蛋。   其中,基隆的兩對老鷹只成功繁殖一窩兩隻,台北縣十五對中,只有十一對孵蛋,十對繁殖成功出十三隻小老鷹,嘉義則有五對孵蛋,僅孵出兩隻,而屏東九對老鷹皆孵蛋,但僅有六對繁殖成功十隻,高雄僅有一對未孵蛋。   另外,有趣的是,南部的繁殖期較北部早了一個半月,南部小老鷹最早就在四月上旬已學飛離巢,大部分則在五月上、中旬離巢,而北部的小老鷹大部分在六月上、中旬離巢,最晚的到七月上旬才離巢,推測原因可能是南北溫差大。七月起,今年新誕生的小老鷹將成群結伴,一起生活覓食,也會互相追逐、搶食物、抓樹枝等,對老鷹生態有興趣者可洽基隆鳥會(02)24274100,或老鷹專線(02)24374738 參考資料 http://dns.hsps.tpc.edu.tw/~an115/join12~5.htm 相關詞: 老鷹合唱團,老鷹牌,老鷹圖片,老鷹,老鷹的資料,老鷹抓小雞,老鷹衣服,老鷹,老鷹品牌,老鷹的故事 [ 快速連結 ] 其它回答( 0 ) | 意見( 2 ) | 評論( 0 )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: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: 發表 取消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! 奇摩 知識+ 粉絲團 必看!精選最知識 非了解不可的精彩知識問答 什麼?連這個都有人會知道 包羅萬象!知識強者教會你 不會做?來這裡找就通通會 沒想到!竟然會有這些密技 相關問答 [ 鳥 ]老鷹翅膀的特徵!急急急 [ 鳥 ]老鷹可以活多久幾年? [ 動物學 ]為什麼獅、豹、虎、狼、鱷、禿鷹、老鷹除人以外都沒有天敵呢? [ 鳥 ]老鷹的資料? [ 鳥 ]老鷹生活環境 [ 鳥 ]老鷹飛行方式!! 更多 其他回答(0) 意見(2) 相關評論(0) 目前沒有資料 001 意見者:斑馬線 ( 初學者 3 級 ) 發表時間:2005-05-12 18:07:03 [ 檢舉 ] 複製的還真是不明顯ㄟ.. 002 意見者:黑鷹 ( 初學者 5 級 ) 發表時間:2006-06-24 19:17:37 [ 檢舉 ] 真的是這樣嗎........... 1 發表意見 發表 取消 目前沒有資料 我要評論 註冊 公告: 知識團員轉粉絲全數完成

每日好康

電腦周邊 3C家電 視聽家電

名牌與手錶

交通/美食

品牌旗艦

超商取貨

美妝保養品 流行服飾 鞋包配飾

傢俱/寢飾

書籍DVD

快速到貨








以上資料來源,如有侵犯到著作權請到留言板通知站長移除 以上文章引用出處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search/search_result?p=老鷹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miin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